保护与修复——CMCN新闻期刊No.043

时间:2019-07-31 14:38
摘要:摘要:2019.6.25-7.30 | 三亚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AZ最佳景观奖。为保护海岸红树林 项目增长2公里。追求绿化率滋生形式主义套路。江苏盐城湿地申遗成功。亚太地区生物多样性可能影响。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世界园艺博览会:红树林

2019.06.25

三亚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荣膺国际奖项 被评为2019AZ最佳景观奖

原本是一片被破坏殆尽的鱼塘湿地,经过精心修复后,荣膺国际奖项。这就是三亚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三亚市春光路红树林生态公园。6月25日,海南日报记者从该市住建部门获悉,这一工程刚刚被评为2019AZ最佳景观奖。

2016年7月至9月,是斥资约1.9亿元的三亚市春光路红树林生态公园的集中施工时间经过近3年的培育和维护,三亚市春光路红树林生态公园共有红树林树苗11万株,同时恢复植被种类33种。昔日的硬质河岸和臭水河,如今已成为生态与艺术有机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加拿大多伦多当地时间6月21日,在Azure的颁奖晚会上,由俞孔坚教授领衔的北京大学和土人设计团队设计的三亚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获颁年度唯一的最佳景观奖。


2019.06.30

为保护海岸红树林 项目线路增长2公里

今天,记者从广东省交通集团获悉,湛江东海岛至雷州高速公路(以下简称“东雷高速”)控制性工程通明海特大桥主桥最后一块叠合梁吊装到位,顺利合龙,项目全线力争2020年通车。

为最大程度保护海岸线上218公顷的红树林,通明海特大桥的跨海线路改为“S”形,项目线路总长度增长约2公里,增加投资逾2亿元。


2019.07.03

政府前脚种农民后脚拔 追求绿化率滋生形式主义套路

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海洋卫士”之称。在南方沿海某地,多个部门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均表示“红树林面积稳中有升”,(但)当半月谈记者询问红树林面积增加多少时,他们却“三缄其口”,无法提供数据。“目前最新的红树林面积还是8年前的数据。”一名林业部门干部说,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每10年进行一次,上一次调查是2011年,下一次调查将在2021年。森林资源调查每5年一次,但红树林不在此列。

海面上人工种植红树林成活率较低,当地流传着一种说法:“一年生,两年稀,三年死”。多级林业部门在不同海域试验表明:红树林人工造林后当年成活率超过85%,造林后第三年保存率仅为10%。红树林人工造林后“三年验收”是业界共识,但一些地方在验收时“动起了心思”:选择在第一年验收,或者在“合适时机”验收。

一名长期研究红树林的专家透露,前几年他对某地补种红树林项目进行中期检查验收时,被验收方安排在大海涨潮时带去看,并说“涨潮了,红树林看不到了”,就这样蒙混过关。


2019.07.05

江苏盐城湿地申遗成功中国世界遗产从陆地走向海洋

正在阿塞拜疆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传来好消息,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本届大会上第一个新增的世界遗产。盐城候鸟栖息地成为江苏省首项世界自然遗产。

黄渤海区域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连片泥沙滩涂,是亚洲最大、最重要的潮间带湿地所在地,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EAAF)上水鸟的重要中转站。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包涵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和海岸带及海洋生态系统动植物群落演替,是具有普遍突出价值的生物学、生态学过程典型代表。

和中国其他所有17项自然遗产及复合遗产不同的是,位于盐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大部分遗产地为海域,因此可以说本次申遗成功是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从陆地走向海洋的开始。


2019.07.17

亚太地区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可能影响粮食安全和生计

粮农组织表示,红树林是主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世界上现存的红树林中有超过半数都位于亚太地区,然而自1960年以来,该地区的土地使用经历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转变,大量土地被转为农业或畜牧业用地,经济和农业发展的用地需求正在让红树林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亚太地区拥有世界上一半的大面积岛屿和最为丰富的珊瑚礁,但其海洋生物多样性在人类的活动面前显得异常脆弱。

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兼亚太区域代表卡迪瑞桑表示,“生物多样性对于保障亚太地区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是健康和营养膳食的基础,有助于改善农村生计,同时提升个人和社区的灾害抵御能力。

在今天于曼谷召开的区域咨询会上,粮农组织与《生物多样性》公约将与亚太地区的各国政府、私营部门、学术界以及非政府组织一起,对该区域目前正在实施的36个最佳实践进行分析讨论,找到让农业与生物多样性和谐共存的可行方式,其中也包括许多来自土著社区的代代相传的传统做法。


2019.07.26

红树林的奇妙际遇| 7月26日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

在2019年的7月26日的“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的当天,中国红树林保护和发展论坛暨“中国红树林保护及恢复战略研究项目”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这是继去年11月份项目启动后,对红树林保护的又一次专业讨论。


图片来自于网络

来自国内、国际保护机构、自然保护区及科研院校的多位嘉宾还分享了红树林保护和恢复一线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及他们对红树林保护和恢复的反思。会上,有关中国红树林保护现状评估、红树林湿地的可持续利用、红树林湿地修复技术研究、中国红树林的遥感监测研究等议题也得到了广泛地讨论。研究进展和初步成果,带来了对中国红树林湿地保护和恢复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建议的适时分析。

深处气候变化、海洋垃圾等环境议题的红树林必将迎来新的挑战,但我们仍然相信,对红树林研究一刻不停,改变红树林境遇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2019.07.26

是时候该你来守卫“海岸保护神”了

在第三个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之际中国红树林生物多样性宣传活动隆重举办届时将以图片展、专家讲解等方式向大家介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价值带你揭开海上森林的神秘面纱。

时间:2019年7月27日

地点: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植物馆(延庆)

不能去到现场的小伙伴们,

也不要失望,

7月27日上午11点,

凤凰新闻客户端 、凤凰网公益、风直播,

将对科普活动进行全程直播。